喝水不是简单的事!

喝水看似是一件简单又日常的事,其实当中的讲究可不少,如果喝水不注意,容易“自毁健康”!
这些喝水的不良习惯,不能要
人体中,水分约占体重的65%-70%,可见喝水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非常重要。有人就问,既然我们每天都要喝水,那么随便喝喝就行了吧?殊不知喝水不当,犯了以下坏毛病就麻烦了。
水放久了易滋生细菌
日本有一档节目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:将开盖并喝过一口的矿泉水放置24小时,观察水里的细菌变化量。结果发现,水放置24小时后,细菌数量从600个增加到1100个。

即使是白开水,其放置24小时后,亚硝酸盐含量是刚烧开时的1.3倍。
所以,瓶装水开盖了要尽快喝完,不喝时记得将盖子盖上;倒在杯子里的水放久了就倒掉,烧好的水可以放到暖水壶或玻璃容器中装好,否则喝进肚子的细菌就更多了!
口渴才喝水易“毁肾”
据调查,我国现有肾病患者近亿人,已占到全球三分之一,并趋于年轻化。意想不到,喝水的不良习惯竟然是肾病的第一成因。
口渴才喝水、将饮料当水喝、爱喝浓茶的人,患肾病的风险最高。其中,绝大部分人都试过口渴才喝水,长期以往,这样会增加血液浓度及肾脏负担,并导致尿液浓缩,引起结石。因为口渴是中枢神经发出的求救信号,这时候身体细胞早就脱水了。
千万别等到口渴才想起喝水,隔一段时间就喝喝水,唤醒身体里即将脱水的细胞,保护好肾脏。
水质不达标最“伤肾”
如果水源受到污染,而目前自来水净化工艺普遍老旧,不能把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去除干净;即使烧开水也不能解决;
其次是,二次供水问题,经过漫长的管道输送和二次供水设施之后,又形成了二次污染;
因为水可以清除人体各部分产生的有毒物质,经由肾脏排出体外;如果长期喝未经净化的水,对肝肾有很大伤害!
建议自来水终端净化或选择优质天然矿泉水。

喝水快容易影响心脏
有些人跑完步、极度口渴的时候,会大口大口地灌水,这样的行为是大错特错的。

喝水太快,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中,增加血量,对心脏不好。尤其是冠心病患者,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,严重时导致心肌梗死。
因此,喝水不宜急、快,否则影响身体的吸收。
饮料当水喝肾“遭罪”
常年把饮料当水喝,饮料中的糖、磷酸盐会导致人体钙流失,尿液中钙含量随之增多,继而可能形成肾结石,对肾脏微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。
建议少喝饮料多饮水。
健康饮水:少量多次,温水最佳
喝水固然好,但是喝对了才是养生。2016版《中国国民膳食指南》对日常饮水的推荐量为7-8杯,即1500-1700ml。那么,我们该怎么喝才是健康饮水呢?
喝水要少量多次,小口慢饮。喝水的时候,控制好“间隔的时间”,每次小口慢饮约100-150ml的水,这样才能让身体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新陈代谢,更好地吸收水分。
多喝温水,对身体的刺激少。温水相比于冷水对身体更温和,刺激性更少,而且有助于身体吸收利用,比冷水更能解渴。记住,35-40℃左右的水温接近体温,对身体更友好。
晨起、睡前喝水,坚持好习惯。早晨起床,建议大家空腹喝一杯约200ml的温水,有助于体内的垃圾排出,降低血液黏稠度,促进血液循环;睡前2小时内小口抿温水(少于100ml),有助于安神。需要注意的是,尽量刷完牙再喝水,否则容易将口腔中的残渣和污垢冲进体内,不利于健康。
饭前、饭后一杯水,保持身材。在吃饭前的30分钟内喝一杯水,能增加饱腹感;饭后1小时内喝一杯水,可以加强肠胃蠕动。每天做到这样的良好习惯,还有助于保持身材!
有小部分人对喝水依然有错误的观念,举个简单的例子,有些膀胱炎病人常常会因排尿不通,而控制喝水量,其实这是十分不智的做法。这种病患反倒要比平常喝更多水,使尿量增多,进而增加冲洗流通的作用。
水有利尿功能,可以使输尿管、膀胱流畅,防止结石发生和细菌感染等问题。

生命离不开水,在人体新陈代谢中,水与空气缺一不可。人类不吃食物还可能生存几星期;三天不喝水则可能死亡,足见水对人类的重要。
喝水其实也是一种学问
人体内的所有细胞都需要水份,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份;血液循环、消化系统或是其它的化学作用都需要靠水才能完成。
人体缺水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口渴,正常人每天所需摄取的水份大约是一点五公升左右(若以多少杯来计算的话,大约等于八杯二百毫升左右的水);不过这也视乎个人活动量的生理情况而定。
水既是人体的清道夫又是守护神,到底我们要吸收多少和怎样吸收才算健康呢?
每天经由肾、肺、肠、消化分泌及皮肤等流失的水份至少有九百毫升,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水能在身体内发挥医疗作用,多喝水是绝对必要的。
水份摄取量不足,很容易发生尿道感染、结石、便秘等问题,多喝水可以刺激肠的蠕动并软化大便;因此,便秘的人应特别注意吸取足够水份。感冒发烧时也应该多喝水,因为体温上升会使水份流失,充份喝水能促使身体散热,帮助病人恢复健康。
